一、正确使用方法
安装前检查:使用前需检查漏斗各部件(如漏斗体、滤网、密封圈)是否完好,无裂纹或变形。滤网目数需根据粉末粒径选择,确保过滤效果且不易堵塞。
安装规范:将漏斗与接收容器(如烧杯、反应釜)紧密连接,确保密封圈无错位或破损,避免粉末泄漏或外界杂质混入。若需固定,可使用专用夹具或支架保持稳定。
粉末添加:缓慢倒入粉末,避免一次性倾倒导致飞溅或堵塞。若粉末易吸潮结块,可预先干燥处理。操作时保持漏斗垂直,减少粉末残留于内壁。
操作环境:在洁净台或通风橱内操作,防止空气中的灰尘、微生物等污染粉末。操作人员需佩戴无尘手套、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漏斗内壁或粉末。
二、清洁与避免交叉污染
即时清洁:使用后立即清理,防止粉末残留硬化。先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清除漏斗内残留粉末,避免刮伤金属表面。
清洗流程:
冲洗:用去离子水或专用溶剂(如乙醇)冲洗漏斗内外,去除可溶性杂质。
超声清洗:将漏斗浸入清洗液中,超声处理10-15分钟,清除微小颗粒。
干燥:用氮气吹干或置于干燥箱中低温烘干,避免水渍残留。
消毒处理:若用于食品、药品或高纯度实验,需对漏斗进行高温高压灭菌(121℃,15-20分钟)或乙醇擦拭消毒,确保无菌状态。
独立存放:清洁后的漏斗应单独存放于洁净柜中,避免与其他工具混放。不同批次或类别的粉末使用后需更换滤网或消毒后再复用。